Monday 17 February 2014

為什麼較高的薪金是一個双贏的解決辨法?


原文: http://livingincomeforall.wordpress.com/2014/01/22/why-are-higher-wages-a-win-win-solution/

每個人都知道金錢令我們能夠滿足我們的需要, 和活在舒適的生活裏, 然而當我們賺得越少, 價格就會越提高, 我們需要付更多種類的稅收, 更多的財富落入一少撮人的手裏. 這代表我們能夠改變現時經濟模式的機會, 變得越來越少. 但我們必需明白一直以來 '世界的運作方式並不是這樣的'.

讓我們看看最不正常的例子. 美國和全球的收入不均(Income Inequality)上升率, 是由 1978當對富有人仕的徵稅完全消失後開始出現的. 金融工業撤銷管制規定, 容許聲名狼藉的 1%越來越富有變成過度的巨富, 成為我們今天統計出現的資料/局面. 當中 400個人坐擁整個國家半數的財產. 問題不在他們所擁有的財產, 而是他們怎樣花這些錢 - 意思是, 這些錢沒有重新投資/重回經濟体系裏, 以各種方式回到大眾的手裏 - 這大部份的錢都花在拯救企業(bailouts), 游說政客, 政治運動或其他不需要付稅的資本投資上.


我的觀點是, 大企業有這種權力來定義政府能夠管那些, 不能管那些, 就是當政府不監管全球最大的賭場 - 華爾街 - 和過度大量的金錢從空氣中變出來, 從對真實的產業和人們真正的勞動(Labor)/工作進行賭博買賣/打賭, 這就是 '自由市場'的概念. 這正顯示我們的世界是倒轉的: 勞動 - 不管任何形式的勞動 - 已經被一直剝奪, 並且即使在 GDP數字下 '經濟變得更有效率' 或 '經濟增長', (勞動人口)也不能受恵. 取而代之, 中產和藍領工人被縳在一個例如說 35年一直通脹和停滯不前薪金的陷阱中. 這些工具被用作更兩極化我們的社會, 並且導至自  2008年開始一直全球持續的金融危機: 一少撮人擁有他們想得到的所有金錢, 其餘的人剩下越來越少的擁有商品的能力, 此舉導至日漸拉緊的泡沬將要爆破, 即使那些巨富也需要依賴那些低下階層的人, 來建造他們的財富王國: 中產現已被邊緣化成為貧窮線下的貧民.


就像 Nick Hanauer 一針見血地說: "消費者是真正給我們製造職位的一群" 並且解釋了為什麼中產的消費, 令像他的大公司們成為一門極度豐厚利潤的生意. 為什麼? 因為當越多人有錢能夠購買, 商業就越成為大贏家 - 因此, 當越少人有錢購買 = 大商家的盈利就越少. 顯然的在社會某些階層出現限制(limitation)/崩潰, 最終也會蔓延到富有人仕這邊, 如果這上千萬的人(空閒着)不能夠產生經濟活動/運轉的話, 這是遲早的事.

財富的問題在於它沒有再次轉移回社會大眾的手上, 大部份都用在某種形式的投資, 同樣是 '泡沬'的商品例如黃金, 兩面下注的基金(Hedge funds), 工藝品或資助政府要員, 放寛對市場的管制, 此舉不斷拉闊人們不平等的距離.


當細看這個問題, 並且追索至問題在個人怎樣從中產變成貧民, 我們會發現我們看漏了一個問題, 當大企業搶奪了小公司的訂單時, 形成小公司結業也代表職位出現流失; 當科技進步減少了勞動工人的需求, 當出現沒有 '足夠的工作機會' 強迫出現就業不足和薪金下調, 因為我們全都默默接受着 '最好起碼有差勁薪金的工作, 遠遠比什麼也沒有好', 繼而產生 '能接受更高等的教育就是優質生活的關鍵'這概念, 這是另一個預謀的技兩, 令他們寧願在大專學府裏借貸來完成學業, 那麼即使他們真的好運能夠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 - 馬上就把他們賺來的工錢搶去一半, 用來償還他們的大專借貸, 絶大部份這些教育都不能逹成人們希望透過修讀, 來增加他們 3到 4倍的薪酬, 還有付出的稅款全都不會回到社會福利預算上. 這就是我們日漸拉緊的現實世界: 問題在怎樣花錢的結構上, 但同時還牽涉到對 '現時世界/金錢運作模式'的滿足和無知, 而不是察覺到: 這不是我們活着的意義, 經濟一直都不是這樣運作的. 我們已經崩潰到最底層, 而我們不能夠再支持下去.



當薪金追不上生活開支又會怎樣?

除了透過示威和罷工, 不斷上升的反政府和反大企業不滿情緒, 對最近加入失業行列的人, 其中一些即時對策就是用信用卡來支付基本生活需要, 像食物/服務/交通開支和教育, 做低下層的工作, 或犯罪來獲得金錢, 集体承擔着最壞的後果. 其他人透過加按他們的住所 奢望能夠 '賺取更多錢' - 此舉導至 2008年的房地產泡沬爆破 - 令很多人陷入貧窮和破產中, 甚至需要同時做 2或 3份工作來應付追討的款項 - 有時候即使這樣也不足夠. 徵用退休或醫療儲蓄變成一種應急的方法, 令無數無家可歸的人住在上千上萬的帳篷裏. 同時間上千萬銀行擁有的房屋卻空置着, 實際上在取悅着借貸來賺取利潤...而我們全都掉進這些陷阱裏.


顯然的這是很大壓力和不能接受的, 要考慮到所有個人入息稅全部給了 IRS, 人民卻沒有直接受惠過, 沒有任何舒解失業率的計劃 - 這些計劃最近全都被削減, 上千萬的美國人不再得到援助 - 還有在過去十年間已經削減 400億美元的食物救濟 - 或創造 '新的職位', 因為我們知道問題根源在(財富)不均的距離越拉越闊, 一少撮人坐擁龐大不流動的財富, 其他大部份人就需要面對通脹, 借貸, 醫療費用上升, 已逹借貸上限的信用卡, 龐大的房屋按揭和大專借貸, 這些看似無可能解決的問題, 因為薪金自從 1970起就沒有再調升過.


而且, 每年付稅卻得不到任何幫助是一種侮辱, 考慮以下這點:

"美國現正被鎖在一個政府發行債劵來產生資金的系統, 為了實行這種系統, 債劵是由(未來)從國民自身的勞力上進行徵稅來支持的. [...]最令人憤怒的事實是所有這些徵收入息稅, 甚至連一分錢也沒有用來支付公共服務開支. 這種驚人的管理得到獨立統計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印證, 亦廣被稱為 Grace Commission, 一個在 1982被列根總統任命的國會聽証調查總結:

當每個人的 2/3入息稅被浪費掉/沒有收到, 100%所收到的全部被用在償還聯邦政府發行的國債利息上. 換句話說, 所有個人入息稅收, 沒有一分錢是用在公共服務上. 納稅人以為自己的稅款被政府用在公共服務開支上." -  James Corbett


解決辨法:

首先這個負債黑洞, 是可以透過停止以發債來支持現時的系統, 而且因為現時, 可能不能夠從空氣中就能變出 '新的職位' - 因為現時沒有經濟運轉 - 必需製造一種產生起動作用和提供新運轉的輸入: 提供一種生活收入給現時正處於失業的人們, 並且給那些正在工作的人更高的薪酬. 這是為什麼我們支持在美國不斷升温, 要求把平均 $7.25的時薪加至 $15或更多, 當人們賺到更高的薪酬時, 他們就變成忠心的員工, 這已是廣為人知的事實, 此舉能透過提供更高的薪酬誘因, 增強他們的專注和提高工作技巧. 更多薪酬代表將得到更高的生活質素, 更耐用/更高質素的商品, 得到更高的教育, 同時還有更高的購買力就是給一個貧血的經濟最佳的治療良方. 此舉不單只製造更多 '新職位', 而且還會製造更良好的工作環境, 在新的領域上. 不再只停留在只是零售和服務工業上, 這些都是現時佔最大部份工作, 但薪酬是最低的行業, 維持現時的拉緊社會, 設計成只為製造/服務, 而沒有開發/(理會)我們全都作為人類擁有的真正技能和潛質.


因此真正必需被確認的資本就是我們自己: 人類資本(Human Capital), 要知道任何推測的泡沬最終都會爆破, 它們本應爆破的, 因為它們一開始就不是真的/不能持久並且, 集中在支援 '中產階層', 給予更高的薪酬, 透過提供基本收入給每個有急切需要的人, 此舉能製造更多工作機會和消除貧窮.

此舉使我們不再需要製造 '額外的金錢' - 和最終減少未來 '預算危機'的情況出現 - 為失業或退休金計劃撥備, 因為基本收入的資金供應, 不再由個人入息稅中徵收, 而是透過其他我們提議過的方法, 來支持基本收入, 例如用軍事開支, 給予國外的援助, 國有化天然資源的大企業, 透過使用和售賣天然資源得到的盈利, 和增值稅, 這些都最終會建立一個自給自足的盈利系統, 而不是吸取窮人的稅收, 來支付國債開支.


生活收入保證的模型不只有足夠的撥備, 以自給自足的形式預留給基本生活或生活收入計劃, 同時還為任何應用此計劃的國家經濟, 帶出以下的改變:

* 消除收入不均: 透過擴闊消費階層, 為大企業帶來更大的利潤. 同時跟據生活收入計劃的應用, 代表能夠給工人更高的薪酬.

* 更高的薪酬: 我們建議任何薪酬是生活收入數額的兩倍, 作為必需的誘因, 令生產和商品質素逹到最高效率的狀態.

* 產生優良的工作(與環境): 公司們得到增長, 出現更多工作崗位, 和更優良的工作環境. 出現新的商機.

* 不再有個人入息稅, 取而代之, 透過國有化公司來資助社會/公共福利.

* 不再需要失業和退休保障計劃, 或其他臨時社會保障計劃.

* 更高的教育水平令我們所有人的潛能和工作效率得以發揮和提高.

* 住屋資助取代/防止住屋借貸泡沬爆破.

* 失業不再代表貧窮, 這只代表一個人以個人基本人權身份領取生活收入, 依然享有基本生活必需/服務.

* 經濟效率提高: 生活收入是為那些急需協助的人而設, 同時把剩下的資金調往支付(每個人)更高的薪酬.

* 最重要: 能夠增長我們的政治和民主察覺性, 以準備建立進一步改進, 令我們整個社會更進一步受恵.

(請分享轉載這個重要的訊息, 謝謝)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Note: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