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壟斷. Show all posts
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壟斷. Show all posts

Saturday, 19 October 2013

Day 233 - 基本收入補助能夠戰勝經濟衰退嗎?


(翻譯: Fred)
每當在經濟學課本提到關於經濟衰退的對策時, 我們只往擴張和資金政策來幫助刺激經濟. 當中, 政府開支, 徵稅和利率扮演着一個重要的角色. 當中, 我們在一密封的掛毯前面在東扯西扯, 希望在這裏扯一下能夠在掛毯後面, 總之某條, 希望日後可以有反應...(當然前題是我們有足夠的時間給我們研究)

然而, 我們仍然能夠透過建立一個基本收入補助系統, 透過提高經濟系統裏的集体需求量(aggregrate demand), 來大大地提高刺激經濟的效率.

透過給予每個得不到穏定收入的人一種補助, 令他們能夠過有尊嚴的人生, 我們將產生一個更強大可任意使用的收入/薪金. 那些現時在求生邊缘和儲蓄的人 - 現在會轉移更多金錢在消費身上.

當可任意使用的收入/薪金上升時, 需求就上升, 消費也上升而經濟的齒輪就得到滋潤: 經濟性活動上升, 而且經濟增長也上升! 因為人們會想得到更多的商品, 需要雇用更多人, 相對失業率會下降. 人們的需求得到滿足, 供應商和製造商能夠推銷他們的產品, 而更多工作職位就此而產生.

當經濟性資本/資產(economic capital)增值了後, 社會性的資產也同樣得到提升. 當人們的生活水平提升後, 人們在各種生活活動也會變得更有效率.

建立一個基本收入補助系統, 是一個双贏的局面.

(請分享轉載這個重要的訊息, 謝謝)


Friday, 18 October 2013

翻譯: Day 232 - 怎樣把基本收入(補助)的經濟理論實踐?



原文: http://economistjourneytolife.blogspot.tw/2013/06/day-232-putting-economic-theory-into.html

任何經濟學家都熟識凯恩斯(Keynes) 與 Keynesian(一個由需求主導)的經濟模型. 凯恩斯明白要令經濟蓬勃必需要依靠金錢的運轉/流動, 與一個健康的身体需要血液不停地流轉.

一個經濟体系可以拆解為三個基本部份: 消費, 生產和收入 - 必需發生消費令大企業能夠為此而生產商品 - 生產了的商品然後為生產商品公司員工帶來/支付他們的薪金/收入. 因此消費與薪金建立了一條不容誌異的關係. 當得到足夠收入的人數大幅減少, 或當薪金太微薄時 - 消費因此而變得銳減, 因此生產商品數量也同時下降 - 迫使薪金更進一步收緊/減少. 因此最理想確保產生消費的方法是確保每個人都得到薪金/收入.

而且 - 資本主義只有在每個人都擁有平等參與(工作)機會下才能夠生存/持久運作. 除非平等工作機會存在, 否則資本主義就變成了一個剝奪和小圈子排擠其他人(exclusion)的系統 - 因為資本主義只確保生產足夠的商品和分配資源給所有有薪金的人. 因此 - 為防止把資本主義變成一件武器, 並且改善它, 成為一個它原意就是為實踐真正有效率的管理系統 - 每個人都應該得到一筆保証的收入.

再者 - 透過金錢的運轉/流動不單只令一個經濟体系蓬勃, BIG計劃已經證明了更多的小孩能夠上學, 因此, 長遠來看我們會得到更優質的勞工 - 經濟体系的智力資產上的增長.


一個基本收入保證是一項人權:
不管一切經濟學上的爭辯, 基本收入保證都是一項基本人權. 當基本人權只是空談而沒有意圖確保那些人會受到益處/保障是毫無作用的.

因此平等生命基金會建議每個人的基本收入金額, 應該足夠用來享受一個人的基本人權, 因此足夠讓個人和家庭活出有尊嚴的人生 - 意思是: 一個只需要靠基本收入補助就能夠活出有尊嚴的人生. 這引伸足夠來支付自己的基本必需就如電費, 水費, 食物和衣服 - 並且伸展到能夠參與我們現時的社會活動, 因此還會包括例如像一架汽車, 一個電話/手機和上網服務.



社會性股息:
要撥出資金支持基本收入補助 - 最理想是用一個社會性股息系統來支持. 每個國家總會有些商品和服務, 是對該國國民的健康幸福息息相關的. 例如基本資源像食水, 電力, 原材料, (公共)運輸和傳媒. 這些商品和服務並不屬於私人/財團擁有的 - 而是屬於每個國民的. 因此 - 在這些範籌裏, 只要任何企業參與/營運/生產這幾類的商品/服務, 每個國民都是這些企業的小股東.

這些都不是新概念 - 早在 1935年, G.D.H Cole, 提出:

"怎樣才能夠把收入/薪金分配? 有兩種方法 - 根據完成的工作而支付薪金和 '失業救濟', 或者給它一個較好聽的名字, '社會性股息'. 我相信系統的分配將會是一個綜合以上兩種的混合分配方式, 但與現存的方式不同...在將來我們將會, 大体上, 剩下兩種收入/薪金 - 工作性和國民性收入. 部份收入會被分配到成為工作回報的一部份, 部份收入將會直接從政府給予每個人的 '社會性股息'收入 - 對每個國民, 在相同祖先前題下作為一個消費者共享生產成果的確認"(Cole 1935, pp. 234-235)

這些從國有大企業撥出來的營利, 將會用來支持基本收入保證. 當每個國民都成為小股東後, 每個人馬上同時擁有對國有企業的商業決定/活動擁有投票權 - 即是在生命(基本)範籌中可以行使直接民主投票權, 此舉同時保障和鞏固一個人的基本人權.


激勵工作士氣:
因此有人會問工作士氣的問題: 如果每個人都平等地得到一項收入/薪金, 足以維持個人所需 - 有誰會願意工作?

這就是平等生命基金會建議的一個有趣的解決辨法. 為了提供工作誘因 - 所有行業的最低薪金將會是基本收入補助的双倍. 意思是當一個工作時他/她不只滿足個人基本生活必需品, 他還能夠透過獲得/換取在基本收入補助數額下買不到的奢侈品, 更進一步提升生活素質. 一個工作的人可以住更大的屋, 養活一個更大的家庭, 第二架汽車, 一個更大的庭園, 享受更遠的異國風情和渡假, 各類運動會藉和其他的消閒會藉, 還有更多更多.

理所當然 - 只要一個人得到了工作後 - 並且, 得到一份起碼是基本收入補助双倍的收入/薪金, 他從社會性股息得到那份基本收入補助, 將馬上被撤消 - 因為這個人不再需要基本維生的補助. 社會性股息制度以一種國民保險系統的形式運作 - 綜合了失業救濟基金, 人夀保險和退休保障基金三合一 - 當中, 一個人所得到的賠償, 將根據每個人的情況而定.

(請分享/轉載這個重要的訊息, 謝謝)


Wednesday, 14 August 2013

瑜珈, 樂購(Tesco) 與生活收入保證

瑜珈, 樂購(Tesco) 與生活收入保證


瑜珈, 樂購(Tesco) 與生活收入保證 - Creator's Journey to Life

 研究大企業自 1970年代起的改變是很重要的, 自從那特定的年代起現在已經過了 40到 50年, 當中慢慢但肯定地大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, 而全世界小商業的數目一直在減少. 這顯然對財富有重大的影響, 因為小商業都能夠正常地運作/生產並且確保一個強大的中產, 現在他們需要想新的辨法來賺/得到金錢. 此舉導至 '新世紀宗教/靈修'革命性地興起, 當中一系列的靈修活動像瑜珈等等全都被極度商業化 - 健康食品/產品市場就是由此洐生的. 而慢慢但肯定地, 大企業靜靜地進迫這些人們試圖謀生的小商業.

 最近的一個例子就是樂購, 滲入 '瑜珈世界'此舉顯然會令很多現在籍着瑜珈得以謀生的人們, 不能夠再賴以維生, 而他們會淪為樂購名下的時薪-工人 - 從獨立生意人變成時薪奴隸, 只因一個有趣的定律. 大企業有一個小商業沒有的優勢: 他們有大量的資金, 大量的存貨, 因此能夠接取/取得大量的資金, 而小商業卻不能. 銀行不鼓勵/支援小商業. 他們被視為 '高風險'.


 所以, 集中所以這些社區性的活動在一個購物中心內, 裏面的大型連鎖商店提供所有本來由小商業提供的貨品, 全都大手筆購買團積在貨倉內 - 降低每件貨品的價錢, 因此降低每件貨品的利潤 - 顯然的導致一個重大的全世界出現失業問題. 這是為什麼資本主義其中一個崩潰的原因.

現在有趣的是這些有錢的資本家, 喜愛企業化這點, 因為他們拿這些錢, 然後投資在大企業的股票上, 大企業派股息, 他們就這樣賺取收入, 而這些同樣是投資在股票中的資本增值. 所以從他們的視角看, 他們不需要工作, 因為 '他們的錢代替他們工作(勞力)', 他們是世界上極懶惰的人, 他們想透過乘在大企業的背, 保護自己的個人財富.


還有例如在南非這裏以往有一門很好的個人生意就是賣酒的酒館. 當中在社區裏的人們一間賣酒的小商店對某些家庭是很好的收入, 酒牌是很難批出/很渴求的因為它們能夠帶來可觀的利潤 - 你知道跟着發生什麼事? 這些大企業在食物欄旁邊開設一欄賣酒, 而跟着在南非發生什麼事? 很多酒館關門, 很多人失去收入, 並且從小生意老板淪為為大企業打工的時薪奴隸. 甚至有些情況淪為食品部裝箱工人, 或成為停車塲看守員 - 他們過往擁有尊嚴, 過往擁有生意, 被所謂 '經濟現實'即是資本家所取替 - 但這不是現實因為這是壟斷: 看誰擁有更多錢和物業 - 這就是我們從小玩大的大富翁遊戲教我們的 - 他們最擁有所有一切, 而這就是大企業不斷在做的, 而在大企業背後策劃的人純綷用不同的方法來毁滅對手/競爭, 就像在大富翁遊戲裏一樣, 宣稱 '他們在服務大眾', 因為他們令商品的價格降低.


例如當我們為農場購物時, 大量我們農場生產的食物, 生產成本都遠不如在外面購買的低, 外面貨品的價格是那樣地平, 因為它們不再包含勞力成本在裏面, 不再有大量的家庭得到支援, 令我們購買某些食物的價格, 遠比我們自己生產還要便宜. 只是電力和水費也不夠付費/回本, 不消說談到勞力的層面 - 這全都太花費令靠自己種植食物變得更昂貴.

現在這些失業問題將會越來越嚴重. 我們看到大企業瘋狂進軍瑜珈市場 - 將會出現更多這類的入侵, 越來越多職位會流失. 所以這些過往在 1970年代的家庭式書店全都轉成大企業壟斷. 現在全都集中化, 壟斷化. 他們決定和控制了你獲得的資訊, 什麼書可以發行, 怎樣引導潮流資訊令他們可以賺取利潤, 宣揚所有這些好感覺概念, 純綷因為同時令他們的生意受惠.


這些情況顯然最終都會停止, 因為此舉是不能持久的, 因為在市面流通/運轉的資金被大企業縮減, 雖然在開始時看似 '在增加', 因為人們能夠購買 - 但事實是勞力被壓低至一文不值, 整個經濟体系的價值結構徹底消失. 此舉影響到世界裏的金錢運轉, 而最終會影響到銀行的金錢存量, 繼而出現困局, 因為他們真的沒有本來(透過健康可持續經濟体系)可以得到足夠數量的金錢, 用來擴展他們的生意. 所以他們改變銀行的生意模式用 0%利率, 但現在變成你每次交易都要收費, 所以你的銀行費比以前納利息時代更重負擔. 而銀行表面看似很榑愛地給你 0%或很低的利率, 但這不是事實的真相.

事實上你在付出更多, 銀行改變了他們的生意模式, 現在他們有一種更直接的利潤, 他們不再依賴能夠運轉的資金, 例如要有足夠的金錢借給比如說小生意老板, 小生意商人已經不再存在. 所以繼而出現的是個人借貸急劇上升 - 現在你可以在銀行借取大量的資金, 大到過往一般只會借給小生意商人的, 但因為他們不再存在了, 現在銀行, 透過個人借貸, 借錢給想 '改善更美好生活'的人.


在生活收入保證裏這些情況都會被處理, 如果我們必需要的話, 我們仍然可以集中生產和生產更價廉物美的產品. 但例如當你有了更大的消費動力後, 你同樣最終會再次製造更多的就業機會, 而我們可能會看到小商業家的復蘇, 生意概念會再一次得到重視, 當我們回復到明白重視勞力必需要有價值, 而勞力價值不應該因為大企業壟斷了而不斷消失/不值錢, 並且依賴時薪奴隸來增加企業利潤.

我們建議你研究一下生活收入保証, 並且考慮作樣把它帶入你居住國家的政治和經濟体系裏. 我們必需要行動因為情況不會好轉的, 只會越來越惡化, 更高的失業率, 越來越快. 我們必需研究過往 30-40間的失業情況, 而你會發現龐大的失業湧現與大壟斷的掘起: 從(大富公翁)遊戲變成現實世界.

(請分享轉載這個重要的訊息, 謝謝)